最近,“屌茅”酒與茅臺鎮再度成為酒業關注的熱點話題。起因是產自于后者的前者在電商平臺熱鬧了一段時間后,于近日被有關部門出手整治了。
8月23日,仁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聲明稱:近期,在抖音等網絡平臺出現關于“屌茅”酒相關信息引發了該局的高度重視。經查,“屌茅”為未注冊商標,該產品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等法律法規。目前,該局已對涉案當事人進行立案,案件正在依法調查處理中。
一時間,品牌的道德淪喪與產地的酒業亂象又一次引發了酒圈兒內外的大討論:“到底是誰給了這類品牌‘博出位’的機會?”“難道電商平臺的監管常態化只是說說而已嗎?”“為什么在仁懷醬酒如此密集地清理整治下,依然有企業和個人在進行低俗惡意營銷?”“是不是一定要等到雪崩的時候,才發現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對此,也有不少媒體分析指出,“屌茅”酒的上市銷售只是茅臺鎮醬酒市場亂象的一個縮影,因為過于迅速地崛起、火熱、分化與回落,這個備受矚目的醬酒產區在野蠻生長之下早已暗潮涌動,否則也不會多次引來政府“亮劍”,出臺相關政策,從生產、營銷、宣傳、環保等多個角度為產區內醬酒的發展劃定“雷區”與“紅線”。
一直以來,美酒都是物質和精神交融的產物,是鏈接人民群眾享受美好生活的載體,也是兼具中國傳統文化、經濟文化、藝術文化、社會文化等各類文化的瑰寶。可以說發展至今,酒,早已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文化、一種傳承。這就需要產業鏈條上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要做好文化表達、品牌輸出與營銷建設。而“屌茅”酒的出現,為茅臺鎮醬酒甚至整個酒業都敲響了警鐘:違法違規不可取,不能心存僥幸,要時刻堅守底線,還要有敬畏心!
“只有腳踏實地的成長,才有足夠的自信、勇氣與決心,去迎接所有未知的挑戰;只有腳踏實地的成長,才能讓自己內心充實,眼里有光,時時刻刻充滿力量。”前不久,小米CEO雷軍剛剛舉辦了第四次年度演講,講述了他個人三十多年來的成長經歷和感悟,其中這段話引發了《華夏酒報》記者的高度共鳴。
回想酒業發展能歷經千年而不衰,說到底就是因為每一代的酒業人,都用了一輩子,只為了做好這一件事。
我們始終相信,在與漫長時間的對話中,只有真正地靜下來、慢下來、沉下來,才會積蓄起不懼風雨,也能向上生長的力量。一切投機取巧的把式或者套路最終都是,且只能是,虛假的繁榮,一地的雞毛!
希望這樣的雞毛不要再出現在高質量發展的釀酒行業里了,讓我們多些真誠與責任,共同把美酒的故事講好、講深、講透、講活。
來源:華夏酒報,記者:張瑜宸;好文貴在分享,若涉及版權,請聯系本站刪除!